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

[讀書筆記] 瑜珈減壓療法




書名的原文是Freedom from StressA Holistic Approach,明明沒出現瑜珈但是中文書名卻翻成了瑜珈減壓療法,不過看完後發現它的確是從傳統瑜珈療癒的觀點出發。雖然是今年(2018年)的新書,但是英文初版其實是1981年。

作者Phil Nuernberger是心理諮詢博士,自1969年就跟隨Swami Rama學習,深入研究身心關係。是私人諮詢公司Mind Resource Technologies, Inc.」的總裁,並經常在壓力、創意及人類潛能發展的座談會上擔任講師,同時也是The Quiet Mind,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ditation》、Psychology East and West》、Meditational Therapy》等書的共同作者。

作者主張解除壓力的第一步是取得知識,瞭解壓力是什麼,我們如何製造壓力,它是如何被維持在我們的心靈和身體裡,然後就會知道怎麼去避開問題。因此書中的第一部分以科學的觀點介紹了壓力的源頭,第二部分則是說明如何透過飲食與運動、呼吸、冥想等方法從壓力中解脫。

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

體位法與生活--戰士式

戰士式這個動作,很容易忽略後腿,總是習慣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前方的那條腿,或是急著把手舉高。提醒自己感覺後腿往下紮根的力量,前後平衡、下盤穩定,再去找往上延伸的力量,像一棵樹,樹根長好長滿,怎麼被動搖也不怕。從這麼簡單的基礎讓自己好好站穩,就可以延伸許多動作變化。

原理不難,只是容易忘記,所以時常需要練習,有許多幫忙加強後腳往下踩的方法,推牆或互推只是其中一種。如果力量可以很好的被傳送,手推的力氣越大,後腳的感覺也會更多,甚至可以將前腳離地。

運動與飲食

「運動後13天的延遲性肌肉酸痛現象,與乳酸的形成沒有顯著關連。延遲性肌肉酸痛常見會發生在突然急遽增加運動量與強度、進行大量的肌肉離心收縮運動,造成以下狀況,才是遲發性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。1.造成肌肉纖維的輕微斷裂傷害2.敏感化的疼痛感覺接受器3.超結構肌肉損傷」

轉貼這篇文章主要是想提醒,很多人運動完怕變胖所以不敢吃東西,但是從這裡可以知道若運動後13天的延遲性肌肉酸痛現象,表示肌肉有損傷,這個時候應該要提供身體修復的時間,以及足夠的營養。

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

[研習筆記] 療癒性空間動力運動

2018/2/22~25
課程主題

1. 如何運用空間動力運動,協助兒童和成人脫離憂鬱症及焦慮症的困擾?
2. 如何運用空間動力運動,改善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症、自閉症?
3. 如何運用空間動力運動,協助兒童和青少年身、心健全的發展?
4. 如何透過空間動力運動,協助孩子建立界限和遵循紀律?

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

[推薦書] 人不必活得腰酸背痛:痠痛檢測、按摩、伸展、運動保健全書

之前經由朋友推薦,找到向志超物理治療師的個人工作室,他的主要專長是運動治療、骨科物理徒手治療、運動傷害徒手治療與肌肉骨骼疼痛處理。當時沒有特別不舒服,只是身體難免會有些小小的老毛病,想要在去印度學校進修之前,做個全身性的檢測,參考物理治療師的專業,看看自己的瑜珈練習有沒有需要注意或調整的地方。 

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

體位法 VS. 333運動原則

瑜珈給人的刻板印象大概是劈腿、腳掛在頭上、倒立之類的畫面,的確有不少練習需要把身體折成鮮少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姿態,但在Kaivalyadhama瑜珈學院的傳承中,這些體位法的原始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。

很多研究都證實也呼籲保持適當的運動有益身心健康,隨著科學的進步與資訊的傳播,也發展出越來越多提升體能的運動項目與練習建議。不過瑜珈的練習似乎不符合「333原則」的定義,也就是1週做3次,每次30分鐘,每分鐘心跳達130下以上的運動,以增強心肺耐力。